人民幣國際化新進展!中國與沙特簽署500億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財聯社11月20日訊,人民幣國際化又有新進展,中國與沙特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據央行網站消息,經國務院批准,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沙特中央銀行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爲500億元人民幣/260億沙特里亞爾,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央行稱,中沙建立雙邊本幣互換安排,將有助於加強兩國金融合作,擴大中沙間本幣使用,促進雙方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沙特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與沙特之間一直保持着多元化的合作關係。沙特投資部副大臣薩利赫·阿里·哈卜提日前表示,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2030願景”高度對接,雙方在經貿投資等領域合作不斷擴大。2022年,中國與沙特的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
何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是指一國(地區)的央行(貨幣當局)與另一國(地區)的央行(貨幣當局)簽訂協議,約定在一定條件下,任何一方可以一定數量的本幣交換等值的對方貨幣,用於雙邊貿易投資結算或爲金融市場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到期後雙方換回本幣,資金使用方同時支付相應利息。
據央行此前發佈的《2023 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中國人民銀行共與40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過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目前有效協議爲29份,互換規模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
互換規模不同於資金實際使用金額。截至2023年9月末,境外貨幣當局實際動用人民幣餘額1171億元。截至2023年9月末,中國人民銀行實際動用外幣互換資金餘額摺合人民幣34.3億元。
此外,2023年1-9月,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爲6.5萬億元,同比增長19%,佔同期人民幣跨境收付總額的16.7%。截至2023年9月末,中國與30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在17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
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便利貿易投資
央行宏觀審慎管理局11月9日發佈專欄文章《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指出,目前,中國人民銀行與境外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的有效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共29份,在便利雙邊貿易投資、維護地區金融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人民幣在周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使用較快增長。2023年1-9月,我國與周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貨物貿易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同比增速分別達56%和66%。
文章還提到,要順勢而爲,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繼續穩步推進央行間雙邊本幣互換和本幣結算合作。發揮好貨幣互換對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和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作用,加強與周邊和東盟國家本幣結算(LCS)合作。推進人民幣對相關國家貨幣直接交易,支持境外國家和地區發展當地人民幣外匯市場。